大洋新聞 時間: 2013-10-31來源: 信息時報
  ◎馬志海 南方衛視主持人
  連日來發生的多起醫鬧事件,令不少醫護人員心情沉重。日前,廣州市衛生局局長陳怡霓做客媒體節目,談及醫護人員被打事件時,數度哽咽,直言痛心。她說,家屬都希望患者能在醫院治好,但醫生有時也無能為力,“哪怕是最後認定醫院有過錯,也不應該打人,對打人暴行必須零容忍。”陳局長還坦言,醫療行業要加強醫患溝通、學會溝通技巧、提高醫德醫風。
  局長一席話,動了真感情,併在媒體上高聲喊話,替醫護人員表達訴求,完全應該。
  陳局長首先向患者和家屬喊話,希望患者能正確看待醫學的局限性,理解醫生的難處。而“對打人暴行必須零容忍”的訴求,顯然是說給執法者聽的——論常理,在任何行業,暴力行為都不能被容忍,但長期以來,對涉醫暴力行為往往會在“顧全大局”、“維護穩定”的名義下,獲得一定程度的寬容。當然了,局長最後還不忘向醫護人員喊話,要求他們“學會溝通技巧、提高醫德醫風”。
  還有嗎?或許是礙於媒體的情面,陳局長其實還應該對媒體喊話。不容否認,在醫患矛盾普遍存在的現實下,媒體記者或因專業知識欠缺,或因感情用事,在報道醫患糾紛時一味偏向患者,從而出現過一些不恰當甚至失實的報道,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醫患矛盾。在我所接觸過的醫生中,對媒體有怨言者不在少數。
  向患者家屬喊話求理解、呼籲執法部門依法懲凶、告誡醫護人員修練自身,再有筆者擅自加碼的希望媒體客觀報道,應該是面面俱到了吧?但其實,陳局長恰恰沒有“向自己喊話”,沒有說一說,作為政府職能部門,面對此種局面,該承擔怎樣的責任,該有怎樣的作為。
  陳局長說,“廣州的醫護人員都日夜堅持在一線,工作壓力非常大”。作為救死扶傷的職業,“日夜堅守”天經地義,美國政府可以停擺,但醫院不能關門,相信醫生們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,就已經有這樣的思想準備。而作為政府職能部門的領導,一方面有管理本系統人、財、物的權力,但另一方面,就是要認識到政府部門的職責,讓廣大患者得到良好的醫療保障。怎麼解決?辦法已經有了,就是醫改,就是堵住“以藥養醫”這條路,讓醫生們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,而不必擔心收入問題。如果局長只考慮替誰說話的問題,那麼我們真有必要提醒一下,您拿的薪水直接來自納稅人,而不必靠什麼業績來“養”——政府工作人員的薪水,和被人詬病的不合理醫葯費,並無半毛錢關係。
  醫生與患者,面對疾患,本該是天然的同盟者,而不是對立者。局長分析了許多因素,概括來說,就是患者有患者的義務,醫生有醫生的責任。那政府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呢?說白了,在醫患矛盾中,政府不是中間人,更不是和事佬,而應是第一責任人。
    (原標題:化解醫患矛盾,政府是第一責任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z59nzxvx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